欢迎访问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网! 返回主站
思政理论

思政研学 | 新时代高校教书育人的理论蕴涵与实践进路

发布时间:2022/1/12 0:00:00浏览次数:26598 次

观点提要

新时代高校教书育人有其自身的科学内涵,即以育才育德为目标导向,以学科渗透、师生互动、人格感染为实现形式,以高尚师德为精神内核。

大力推动高校教书育人,有利于发挥教师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体质量,有利于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

新的时代条件下,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教书育人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发挥高校教书育人先进典范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营造高校教书育人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教书育人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新时代条件下,高校办学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教育对象呈现崭新特点,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求深刻理解教书育人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在新的实践中谋求新的作为。

一、新时代高校教书育人的科学内涵

新中国成立的七十多年来,教书育人作为一条清晰的主线始终贯穿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之中,指引着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但“教书育人”却常被笼统使用且与“学科育人”“课程思政”等概念相混淆。实际上,高校教书育人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和内涵,需加以领会区分。

1.以育才育德为目标导向。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中强调:“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这其中就蕴涵着反对孤立地发展智育、坚持德育智育等各育并重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长期成为我国大中小学人才培养的“指南针”。其后,毛泽东又提出了“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即是对教育要坚持育才与育德相结合的呼唤。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深刻阐释了新时期“教书育人”的要义。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引导。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如果一个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即使他拥有高超的智商和过人的知识,也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甚至还可能会成为贻害社会的“危险品”。同样,良好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也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淀。只有汲取了足够的知识,才能培养高水平的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克服无知、摆脱偏见,达成理想人格。教书即传授知识,育人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书育人即育才育德的统一体。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育才育德并重,既为学生打牢专业基础,使其掌握进入各行各业所需的学问和技能;又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高情远致、堂堂正正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2.以学科渗透、师生互动、人格感染为实现形式。首先,高校教师不能只做就知识论知识的“教书匠”,更要发挥课程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中更好地教育人、培养人。知识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和文化选择中生成的,其背后都包含着科学精神、文化价值。高校每门课的教师都需要挖掘专业知识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立足专业特点和学科特色进行有机融入。从这种意义上说,“课程思政”其实是教书育人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动体现。其次,教书育人并不是教师单方面参与的活动,而是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和交往。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会倾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全身心去体验、感知,既有智力因素的参与,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既有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因知识学习而产生的积极肯定的情绪,在此基础上达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这种双向的情感交流、灵魂碰撞,必然蕴含着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和转变。再次,教师是以整个人格参与教育的,无论教师是否承认,其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育人作用。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精神境界、处世风格、道德信念、生活情操等都会投射到其一言一行当中,成为学生观察模仿的对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人格对于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是育人力量的重要来源。

3.以高尚师德为精神内核。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并非外在的约束和规范,而是教师发自本心的意愿,是教师获得人生意义、实现自洽的唯一方式。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书育人是从高尚师德中生发出来的,只有当一位教师有信仰有坚守、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时,才能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才能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才能将教育这项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师德是教师谋求“教书”提升的动力。“学高为师”,身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就是要博学于教。擅于自律、自省、自勉的教师会主动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会不停输入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更新知识结构,拓展知识边界;会革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开辟教学新天地。另一方面,师德是教师勇担育人职责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好老师应执着于教书育人”。执着与热忱、无私与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鲜明特点,好老师总是秉持着深沉的育人情怀,时刻感到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怀揣责任,甘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老师会通过增强育人意识、坚定育人理想、提高育人能力来不断对标新时代教师道德品质要求。

二、新时代高校教书育人的价值意蕴

教书育人是对教育本质和初心的回归,是教育应有的意义,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教师队伍成长、对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深远的价值意涵。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教书育人,不断发挥其重要影响。

1.有利于发挥教师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积极作用。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当今的国际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必须将培育“时代新人”作为提升综合国力、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根本。造就“时代新人”要求广大教师发扬主体积极性,从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着力,深入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坚持五育并举:通过德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使其自觉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通过智育倾授科学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使学生在掌握人类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通过体育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态、强健的体魄和有益的行为习惯,以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状态投入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通过美育使学生发现美、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养成人文精神、艺术品位从而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提升气质;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朴素精神和新时代的奋斗观。也就是说,唯有坚持教书育人,才能充分释放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个人潜力。

2.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体质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进入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守正出奇、开拓创新是其未来走向。教书育人通过统筹育人全局、整合育人要素,构筑“三全育人”格局,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首先,教书育人具有广泛性。从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佳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从而在育人工作上处于消极、逃避、被动的状态。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这种“缺位”“失语”使学生习得的政治素养、道德观念得不到日常的验证和支持,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教书育人的要义即全员育人,强调每一位教师在关照学生心灵、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的在场性,提倡“一岗双责”、人人有责,改变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兵作战”的窘境。其次,教书育人具有潜移默化性。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常被认为是“说教”“讲政治”,易招致学生的抵触情绪,那么专业课教师在涵育人、教化人方面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生主要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着强烈的渴求,教师在知识讲授中灌输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能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认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再次,教书育人具有全程性。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全体教师自觉教书育人,使育人因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伴随学生身心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全过程。

3.有利于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方面,教书育人可以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教书的过程要讲求方法,贯穿育人目标的教书是以人为本的;是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这种教书必定不是制造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造就独特的个体生命;必定不是用统一的知识去框定学生,而是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通过不断增强教育对象的获得感、满足感,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教书育人可以契合学生的需求。现如今的“90后”“00后”大学生生于改革开放后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享受到的物质条件十分优渥;他们处于生理、心理发育臻于成熟的阶段,面临着从校园步入社会的转变。如此种种,使得当代大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有着多样的需求和规划。教师通过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精准对焦学生需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其个人竞争力。另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并非单纯的“知识接收器”,而是有着情感期待、情感需求的有血有肉的人。教师在课上用真情施教,在课下关心体察学生,是教书育人的最佳印证。

三、新时代高校教书育人的实践进路

高校教书育人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由宣传部门主导到人事部门主导再到教师工作部综合管理的三个阶段;在内容涵盖上,由原先仅强调课堂教学到囊括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在工作要求上,原先是单一建构,如今则倡导复合、协同发展。新时代有新要求,高校教书育人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拓展。

1.进一步完善高校教书育人机制建设。第一,严格教师的准入选拔机制。什么人能进入教师队伍,什么人不能进入,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资格标准。这个标准是对从教人员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规定,是成为教书育人好老师的前提条件。高校要在教师的准入门槛中严把政治观,将政治要求放在首位;要在教师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的考核上细化标准,尤其要强调良好师德表现;要在教师选聘环节设置科学的职业测评,尽可能考察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要通过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应聘者的品行,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品行不端、道德败坏的人坚决不予录用。第二,合理资源配置机制。高校教书育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实践活动,涉及众多领域、层次和关系,只依赖具体的经验和做法是行不通的,必须从规律性、普遍性的层面去统筹运作。首先,各高校要依据相关政策,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书育人工作条例,“发挥政策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功能”,对经费、人员、信息进行把控调和、优化配置,以期育人效益的最大化。其次,要加强对教书育人工作的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能,厘清权利和责任归属,解决好“归谁管”“管什么”“如何管”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推动各部门沟通协作,共同发力,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第三,完善评价机制。在评价目标上,既要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成长又要指向学生能力素养的提高;在评价内容上,既要对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又要对教师的育人意识、师德表现进行考察;在评价原则上,要坚持政治评价与业务评价、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精准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统一;在激励奖惩层面,要将教书育人的成效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于积极投身教书育人活动并有突出表现的个人或集体,要在全校范围内予以表彰,对于漠视育人要求的教师要及时约谈并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在师德师风方面出现重大问题的教师,要依照相关规定采取处分甚至取消其教师资格的惩戒办法。

2.进一步发挥高校教书育人先进典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2014年起,教育部每年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活动,宣传人民教师执教的感人事迹,迄今已成为大力弘扬优秀师德师风、激励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有力载体。一大批榜样背后潜藏着的是教书育人的精神特质和行为模式,需要深挖和提炼。高校要组织相关专家和学者对榜样的案例进行梳理研究,他们是怎样教书怎样育人的,他们在哪些地方达成了教书和育人的高度统一、分别有哪些环节。通过数据分析、归纳整理等方法在这些素材之中抽离出共性的、可形成固定做法的,能起到先进示范作用的东西。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将这些做法转化为教学材料,融入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之中,告诉他们做什么、怎么做,指明努力的方向。在全国范围的宣传和推广要坚持典型选题、典型塑造,利用新闻网、校报、宣传栏、电视、广播、官方微信微博等各种宣传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大力报道。对于带有独特个人色彩的案例,可以形成感人故事或者人物传记,用富有人情味、接地气的方式向大众展示真实的教书育人。另外,高校各部门的领导负责人要以身作则践行教书育人的要求,带动良好的师风、学风;要善于在一线教育工作者之中发现育人典范,在本单位树立、推荐和宣传,以身边人身边事、以平凡中的不平凡鼓舞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实践中去,真正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3.进一步营造高校教书育人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文化环境是影响人的素质生成的最基本、最深刻、最重要的元素。”[9]高校要通过创设优良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文化对人思想感化、行为养成方面的深沉作用,促进教书育人的传承和创新。首先,融铸教书育人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的高度概括,是全体大学人价值追求的集中表达。教书育人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大学共有的精神标识。高校要有意识地将“教书育人”植入大学精神之中,使其成为全体师生的不移信念;要持之以恒、绵绵用力,使教书育人积淀成为大学的历史传统、独特气质,激发师生在此中生成自豪感、归属感,从而能够自觉调适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不断向这种精神和境界靠拢。其次,打造教书育人的校园环境。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外显的校园物质环境对他们都有着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校园中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能承载育人信息,都能给人以启发。高校要利用建筑楼宇、道路命名、雕塑、书画等,在各个角落设置教书育人的符号,营造和谐一致的环境氛围。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们在无形之中得到文化滋养,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的效果。再次,加强教书育人的网络文化建设。高校要在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及师生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作一批网络文化产品。要在古今中外育人育才内容的交汇中提升网络文化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开放性、包容性,尤其要将“教书育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中华民族文脉传承的一部分,以生动活泼、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出来,创造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文化精品。另外,从学校到院系到学生社团都可以围绕相关主题策划和开展多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如教书育人微电影大赛、教书育人公益广告大赛、教书育人动漫大赛等等。要注重线上线下的对接、网内网外的配合,扩大其影响面,吸引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其中,共建共享,亲身体悟,将教书育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版权所有 ©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 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网

校址: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同文路1号 | 邮编:712046

招生咨询电话:029-38114101 3811410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