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新闻网! 返回主站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新闻网-尊师修身美德从传统到现代的价值引领 ——季羡林尊师美德的终身践行 胡鸣焕
综合新闻

尊师修身美德从传统到现代的价值引领 ——季羡林尊师美德的终身践行 胡鸣焕

作者:来源: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9/9 14:22:40浏览次数:21599 次

自古为学必有师,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为学之人的道德修养。纵观中国历代的学问大家,无不师承老师之学问,敬仰己之恩师。一部《论语》,即是儒学师祖孔夫子学生继承与弘扬老师学问道德的吉言片羽,它几千年历久弥新,孔子弟子当推首功。据已故季羡林先生考证,虽然世界各国都有尊师传统,但中国的尊师之道最为鲜明,更为强烈与浓厚,“恩师”一词中国仅有,且是一种文化传承。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颇有影响力的“朋友圈”。一时之间,各路学问大咖无不尽入圈内,黄钟大吕绕梁,高山流水潺潺,他们亦师亦友间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师道之美。季羡林有一篇文章题为“我心似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是万花筒,色彩斑斓,照射出一个时代,一群知识分子对师友的深情厚谊,透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韵味。这些对当代大学生为学、尊师修为,既有着深沉涵养的文化育人功能,又对师生关系和谐,新型校园文明构建无疑是一幅人情味十足的美丽画卷。

中国人历来注重情谊,于祖国有赤子之情,与父母有孝敬之情,与朋友有忠诚之情,与老师有尊重之情。

季羡林自称生性木讷,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可是,据不完全统计,季羡林的文集中收录其回忆、感激恩师的文章近百余篇,还不包括他浩繁的日记中对老师星星点点的溢美。从小学只知道姓氏而不知其大名的李老师说起,直到他98岁驾鹤西归,师情绵延90余年。感恩老师的教育;继承弘扬老师的道德文章;以老师的人格修养为修身之本;以老师的学问为终身追求;以老师的治学精神为利器;以老师对学生、对祖国的炽热之情为力量,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师生情是他的终身情怀,他是一个具有朴素情怀的学生,是一个真诚的人,是一个对老师“只说真话,不说假话”的学生,是一个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修身的传统文化之人。

一、一点一滴总是情,情深似海报师恩。

季羡林求学经历漫长,恩师跨越东西。有些老师是“昙花一现”,有些老师是曾经相伴,也有恩师终身“为师”。“怎样看老师”这是对师情的基本认识。基于这个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季羡林眼里、心里,每一个老师都值得尊敬和敬仰。所以他笔下的老师各个“倜傥才俊”,“貌若仙花”。他总能从老师的一招一式,一字一句里,一衫一履里看到闪光点,为自己欣赏与效尤。

小学的“李老师”与学生一起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季节里,挖地种菜,自给自足。季羡林不记得李老师教给了他什么有用的知识,但对老师给他玩性十足年龄段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在耄耋之年依然念念不忘,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孩童不识愁,只道逍遥游。中国古代师道尊严,“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季羡林是整个家族中的“重点培养对象”,小小年纪的他早已有重任在肩之感,但他不苛责老师给他多少知识,唯独珍惜李老师给予他无比珍贵的快乐记忆。这点快乐是他在家境困顿,世道纷乱的幼小年纪里求而不得的,一把泥土的味道,一捧蔬菜的鲜香是他尘封几十年对师情的记忆。

季羡林笔下的高中国文老师董秋萍先生,是一个“其貌不扬,绍兴口音重,一只手似乎还有点毛病的”普通老师。他讲授白话文和新文学,对从小就接受文言文学习的季羡林毫无违和之感。为什么呢?董老师的新文学课程是“新学”,是引领学生接近和触摸新时代的窗口,学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先就要从老师的课堂里改变与唤醒自己的意识;董老师鼓励学生习作,命题作文往往只是“随便写来”。他倡导学生用朴素的语言抒发内心真实的感受,触动了季羡林内心深处对母亲无限的思念而无法抒发的真实情感。顷刻,季羡林文思泉涌,把对母亲的怀念、追悔以及难以诉说的悲痛写成一首千转百回,情真意切,思亲旋律浓厚的泣歌。董老师的“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作文批语,成就了季羡林诸多散文、学术文章的真善美。

点滴细微处欣赏老师,跬步之内感受做人之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以修己内省照应他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之道,亦是季羡林的尊师哲学。他总是怀着一颗敬仰之心,带着欣赏的目光,用心聆听老师的授课。课堂是回向的场所,你带着一棵兰草来,兰花芬芳与你相待;你带着温暖而来,融融暖阳溢满胸怀;你渴望一滴水,也许有条河流将缓缓流淌而来。当下你珍惜一节课,一位老师,也许未来你就会在一个领域里独立翱翔,在一群顶尖大师里受惠。季羡林一直说自己小无大志,却成就斐然。窥探他所说的“无大志”,其实即是对老师不苛责,从每一个老师身上感受做人的礼仪;从老师每一节课上汲取一点知识能量。纵观先生的诸多学术成果,无一不是滴水成河,积跬步成千里。

在回忆清华大学老师郑振铎时,“我们既仰慕他学问之渊博,又热爱他为人之亲切平易”。没有架子,即之也温,是季羡林先生笔下所有老师的品质。他渴望亲近老师,从老师身上感受人情温暖,自然也就处处看重这种品质。老师给予他平易之情也能使他“受宠若惊”。在季羡林先生心里,朴素平易,风光霁月,是一个老师的人格魅力。郑振铎老师书籍颇多,“满床盈案,累架充栋”,老师谈学问,谈书籍,谈学生眉飞色舞,十足书气,羡煞学生们。仔细追寻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是老师的影子。他坐拥书城;与敬爱的陈寅恪先生一样,一身中式衣服,一双圆口布鞋,“朴素衣服常在眼”;一颗素心淡泊名利,对学生温润如玉。李克强总理在北大校庆文章“师风散记”中回忆到:一次,他与先生一起在校外开会,在翻译中遇一词难于结论,随请教先生。先生认真给他解释,并告诉他先这样翻译。第二天先生又把这一词的几种意思一一告诉李克强。显然,先生晚上带着问题专程回家查阅了资料。与年轻人亦师亦友,于学问孜孜以求,这些师德与品质是先生老师那一面镜子的风景,这种师德衣钵相传乃是师道的文化底蕴。

季羡林自幼受传统文化教育,诸多文化典册涵养了他,在他内心深处流淌出人宽厚仁爱,上善若水,师恩浩荡的一股清泉,波光粼粼中映照出老师“春风佛面杨柳依依”,“映日荷花别样红”,“霜叶红于二月花”,“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四季最美风景,这是师道文化的美丽画卷。

尊师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修为。现代教育倡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新课堂,亦师亦友本是中国传统教育之宗旨。传统的师道尊严与当代师生关系本质上是相通的。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强烈,富于开拓,崇尚独立自由,这些时代品质正是中国传统师道文化之价值取向。


二、爱国气节情更浓,晚节大节显真情。

先生百年人生,与祖国荣辱与共,他骨子里浸透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少年的他目睹了日寇对家乡济南的残暴掳略,留学德国时亲身感受了纳粹法西斯对世界和平的践踏,新中国建立后,先生多次以文化友好使者的身份出访世界30多个国家,对中国古老辉煌文化情有独钟。中国,中华民族,是先生最忠诚的信仰。爱国,硬骨头,有气节,是先生评价一个人的唯一坚守的标准,对自己的老师亦是如此,即使是恩师也是同样一把尺子。

陈寅恪是先生清华大学时最喜爱的老师之一,因旁听他的《佛经翻译文学》课程而深深爱上陈老师,以老师的学问精神,追随老师的学问,成就了他最有影响力的东方语言比较文学。他多次撰文回忆恩师,感恩老师的学术引领,感恩老师的提携,但其文脉始终以爱国主义为主线。新中国成立后,陈寅恪离开北平南下,对此学术界有歧义。但先生力排众议,以陈寅恪一门三忠烈爱国为铁证,诤言陈氏家族在清末民初乃至新中国建立的三个时代为民族献身,为中国文化奉献,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大节不亏”,“硬骨头”,“有气节”成为季羡林先生心中敬佩的师道文化,几乎在他所有回忆老师的文章里,这是一个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扫傅斯年先生墓》,《回忆汤用彤先生》,《晚节善终,大节不亏》,《我的朋友臧克家先生》诸多回忆恩师文章里,频繁使用与爱国有关的词语,这也是他散文大家的特色文风。可爱可敬的吴宓先生,追求魏晋名士风度的叶公超先生,以死抗争的老舍先生......无论老师是身居高位,还是学问泰山,季羡林先生都以《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构筑起深厚浓烈的、爱国主义特色的传统师道文化。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授课不看学生,只盯着天花板看,他讲课没有废话,清清楚楚,学生一听就懂。坚守北平,坚定走“共产党指出的道路是唯一正确的”。大节不亏。朱先生研究学问“句斟字酌”,岁历经坎坷,但热爱祖国,找到了一个中国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好归宿,“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一方面对人诚挚有加,如坐春风,一方面又金刚怒目对反动派的”曹靖华先生;文革中受迫害自沉而死的老舍先生“悲从心中来”,他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然如山斗。”

语言学大家王力先生,“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表里如一。无论顺境逆境,永远是“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个人荣辱名利委屈永远抛在脑后,爱国主义根深蒂固。

哲学老师冯友兰,北平解放时,原本很有资格与国民党一起去台湾的他,依然等待共产党的到来,留下来没有走,度过了一段“光明而又幸福的时光”。“蔼然仁者,即之也温”的汤用彤先生,力辞国民党的“珍贵”去台机票,坚守北平,迎接解放。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日寇侵华时期,一些知识分子或多或少为日本人做了事情,抗战结束后,傅斯年大刀阔斧对这些没有爱国立场的人“一律解聘”。虽然去了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兼任台湾大学校长,可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令蒋介石也惧他几分,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季羡林先生晚年力辞国学大师桂冠,他心中有仰慕的不可逾越的国学大师。季先生认为,1949年“解放对中国知识分子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是大节亏与不亏的考验”。追求真理,忠诚于自己的学术事业,晚节善终,大节不亏跟共产党走,能为新中国工作的旧知识分子就是爱国的,是最幸福快乐的。季羡林先生的篇篇回忆恩师文章里,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也许他们不完美,但他们一定闪耀着传统知识分子的光芒。


今天没有轰轰烈烈的革命,也没有硝烟弥漫的残酷战争。三尺讲台上的师道师德如何感受?在1994年《我的朋友臧克家》一文中,季羡林先生谈到两点:责任感与是非感。责任感与是非感合二为一,有是非感则有责任。在祖国与人民,世界与中国面前,必须有鲜明地辨析度与强烈的责任感。对党,对祖国忠诚,对教育事业忠诚,对学问诚实,老老实实做学问,对学生有责任有情怀;在关键时刻能明辨是非,能引领学生为时代奉献价值,就是老师的爱国精神。


三、不偏不倚朴素情,仁义真理两并重。

中庸和谐是儒家与道家的传统文化,季羡林先生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义理,并凝练为“人生的三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内心和谐的关系。“三种关系”是先生毕其一生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用弘取精的学术精华,也是先生深耕东西文化比较的预流创新之凝结。先生指出,中国人善于综合思维,注重实践与修为。他用这种文化修为自己,关照他人,总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于每一个老师,他总是能在“鸡蛋里挑出骨头”来并津津乐道。认为胡适先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矛盾人物。北平解放时北大学生游行抗争被铺,胡适奔走营救,对进步学生的爱也是值得肯定的。有一点爱国倾向或举措,在季羡林眼里和笔下都是应该肯定的。胡适虽然离开了北平,但面对北平的解放,他是“满面含笑,没有愁苦的调子”。当胡适满怀希望在南京迎接他北大老友而不得时,竟然“大哭一场”,心中滋味不为人道,唯有季羡林先生能从这些鸿爪雪泥里体味胡适可敬之处。他对“我的朋友胡适之”,“我的朋友式”微笑赞赏有加。

在《周作人论-兼及汪精卫》一文中,他对周汪二人分阶段,动机效果相结合,旗帜鲜明指出,周作人与汪精卫虽然曾经轰轰烈烈投入革命,但终究背道与日本人谋皮,不仁,不耻,当以为惊醒。对周汪二人评价中,季羡林先生不偏离核心,又不倚重一时一事,于综合思维中凸显东方智慧,于分析思维中借鉴西方思想;古今熔铸,中西贯通的国学思想跃然纸上。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季羡林指出,中国人评价人物遵循盖棺定论法则,尤其看重晚节。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永远忠诚,乃是晚节。但他同时强调,背叛祖国的即使不盖棺也定论。圆融中彰显中正,中正间体现圆融。

1935年至1945年,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谈到这十年的印象与感受,他认为这是他终生“学习研究条件最好的时期”,是他辉煌成就的“发轫期”。对两位德国梵学业师的治学方法,学问精神,师德师风,赞誉有加,对德国房东一家人也是多溢美之词。他以《遥远的怀念》为题,以“剧烈跳动”的心情回忆瓦尔德施密特先生给予他的“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的学问醍醐:以中国人的父子亲情,泣诉如父亲祖父般的西克教授,一定要把终生梵学研究成果传承给一个中国年轻人的那份至真至纯的人性。而那时,中国人正饱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季羡林先生,不仅继承了德国老师的学术衣钵,更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国际主义精神。


四、预流创新续师情,吾爱吾师爱真理

如何面对老师的学问?如何发扬老师的精神?这是先生提出的又一个师道命题。在为清华大学早期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赵元任为序时,先生谈到:“永远有大师,每一个大师都是不可超越的,每一个大师都是一座丰碑。”老师是丰碑,不可逾越,指的是某一个阶段,某一个问题老师已经破解,我们不可能再拿出什么新意。但是学术科学是发展的,理念、材料是不断出新的。所以,追随老师有二:踏踏实实的学习研究老师的学问,认识理解老师的学问,但是,绝不是亦步亦趋,否则“学我者死”。季羡林先生以为,根据老师的基本精神,另辟蹊径,让老师的学问活起来乃是传承师道。季羡林先生中学深厚,又留学德国十年,师从西方梵文大师瓦尔德施密特与西克教授。他将中学之魂与西学之方法熔铸一起,开辟了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新领域,早在20世纪中后期就开拓性地提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方文化是引领21世纪世界文化的潮流与翘楚的著名论断。习总书记与党中央的“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世界,对人类的贡献日趋彰显,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世界格局下的焕发出的张力,是习总书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创新践行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

尊师与个人道德修为是合二为一的整体。依据季羡林先生的“处理好三个关系”思想,当代大学生应该首先处理好师生关系:师道尊严,尊敬老师的职业和劳动,尊敬老师的人格,尊敬老师的学问。尊敬为先,是个人道德的要求。明确师生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季羡林先生一生涉猎广泛,成就斐然,著述浩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几乎所有出版社都争相出版他的成果,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先生的道德文章广为传颂。先生的成就固然是学者皆有师,但其个人对老师的敬仰,对老师学问的追求,不惟一种方法,一个问题,更在一种精神。学老师之灵魂并锲而不舍,预流创新。精透课程专业体系,用弘取精;另辟蹊径,发展学术,研究创新。不纠于一节一隅,更不苛求老师十全十美。季羡林先生百余篇回忆师友文章,多是对老师恩情的表达,对友情的眷恋,几乎看不到他对老师的责难。季羡林把这种品质看做是道德修为。他说,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修身齐家,以“立功,立言,立德”为实现个人价值之宗旨。三者唯有“立德”最朴素,最重要。立德在乎自己躬行,师生关系则是立德之一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质,对大学生而言,说到底个人的修德乃是根本。


版权所有 ©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 新闻网

校址: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同文路1号 | 邮编:712046

招生咨询电话:029-38114101 38114102  陕ICP备08004745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